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娛樂 > 明日三月初一,記得:4事不做,3物不吃,迎春納福,平安過清明 正文
時間:2025-05-14 01:00:21 來源:網絡整理 編輯:娛樂
“一簾紅雨桃花謝,十裏清陰柳影斜”,隨著天氣的轉暖,現在正是桃花盛開的時候,而明天就將正式進入春季裏的最後一個月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陽春三月”。今年的陽春三月可不一般,因為今年閏六月的原因,今年的農曆
“一簾紅雨桃花謝,明日明十裏清陰柳影斜”,月初迎春隨著天氣的做物轉暖,現在正是不吃桃花盛開的時候,而明天就將正式進入春季裏的納福最後一個月,也就是平安人們常說的“陽春三月”。
今年的陽春三月可不一般,因為今年閏六月的明日明原因,今年的月初迎春農曆三月包含了清明和五一這兩個假期,而且作為春季最後一個月的做物開始,明日三月初一開始也有很多的不吃講究和說法。
進入到陽春三月以後,納福隨著氣溫的平安回升,又到了萬物開始茁壯的過清時節,而人們的明日明衣食住行也要做好調整,尤其是來到三月初一,離清明節已經越來越近,又到了祭祖踏青的時候。
明日三月初一,記得:4事不做,3物不吃,迎春納福,平安舒服過清明。
明日三月初一,記得“4事不做”
一,不去農田亂挖野菜
進入到陽春三月以後,正是百草飄香的時候,而這個時節也是各種野菜開始冒頭的時候,很多人都喜歡這帶著山野氣息的美味,因此不少人都會趁著閑暇時間去挖野菜。
來到三月初一,也是農村春耕播種的關鍵期,這個時候土地已經平整完畢,甚至已經播下種子,因此這個時節農村的田地是最忌諱被踩踏的,而且這個時節農村的果樹園和田地裏也很有可能噴灑過農藥。
這個時節去挖野菜的話,如果在農田裏不經過主人允許,很容易引起主人的反感,而且踩踏秧苗也是對農民勞動的不尊重,所以進入三月初一去挖野菜的時候,一定記得不去農田亂挖野菜。
二,家中舊物不送人
“風清景明,萬物盡顯”,來到三月初一正是氣溫回升,萬物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的時候,這個時候離上巳節、寒食節和清明節都已經很近,而且是已經開始祭祀的時候。
來到農曆三月初一,這個時候是不適合把家中舊物送人的,尤其是衣服和鞋子,因為這有把福氣送人的不好寓意,並且三月初是祭祀的開始,這時候把家中舊物送人,不僅得不到對方的感謝,還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猜忌。
三,晚上不在外飲酒晚歸
上巳節、寒食節和清明節這三個祭祀節日,都是在今年的農曆三月初,因此這個時候民間都特別講究,尤其是夜晚講究要盡早歸家,不要在外麵飲酒娛樂晚歸。
因為三月初是祭祖的時候,這個時候在外飲酒娛樂晚歸,不僅不合時宜,也顯得不夠虔誠,而且這個時節晚上風大,氣溫也不夠穩定,加上晚上有人在外祭祀,飲酒娛樂晚歸受到風寒和驚嚇,也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。
四,衣著邋遢不洗澡
進入到陽春三月以後,隨著氣溫的回升,正是各種細菌和昆蟲的活躍期,這個時節講究個人衛生變得尤為重要,因此要勤洗澡和勤換衣服,並且把家裏打掃的幹幹淨淨。
民間在三月初一有除塵和沐浴的習俗,因為臨近祭祖的清明節,這個時候講究的沐浴更衣和把自己收拾的幹淨利索,而衣著邋遢不洗澡,這都是比較晦氣的表現。
明日三月初一,記得“3物不吃”
一,梨
梨雖然有著“百果之宗”的美譽,但是來到農曆三月,這個時候越冬儲存的梨都已經變得過季,水分和口感都開始變差,已經淪為過季的水果。
來到三月初一也是開始準備祭祖的時候,民間祭祖就是祈福納吉,以及慎終追遠和傳承孝道,而梨因為諧音“分離”,所以在進入農曆三月準備祭祖的時候是不適合食用的。
二,多籽的魚
“勸君莫食三月鯽,萬千魚籽在腹中”,進入到陽春三月以後,正是很多魚兒繁殖下一代的時候,而三月初一臨近祭祀的清明節,民間這個時節講究放生,尤其是不去驚擾處於繁殖期的動物。
三月初一不吃多籽的魚兒,也有不涸澤而漁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寓意,而且很多魚籽本身就重金屬超標,所以這個時節還是少吃正處於繁殖期帶籽的魚兒。
三,不吃醃菜
進入到農曆三月初一,正是嚐鮮和嚐新的時候,這個時節講究的就是要多吃應季的時鮮,而醃菜來到這個時節,隨著溫度的上升已經開始變質和出現黴味,所以這個時節是不適合吃醃菜的。
農曆三月初一也是迎春納福的日子,醃菜在很多老人眼裏寓意著黴變和腐壞,所以這樣的日子是不適合吃醃菜的。
“春風暖,花開繁”,進入到陽春三月,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迎來鳥語花香的好時節,而三月初一正是迎春納福的好時節,因此記得:4事不做,3物不吃,平安舒服的過清明。
5月8日開始,4屬相運勢順遂,好運相伴,事業更上一層樓2025-05-14 00:57
曹禺:“我喜歡寫人,我愛人”2025-05-14 00:56
小書裏的大人物2025-05-14 00:52
登華山2025-05-14 00:44
70%為入境遊客,“熊貓專列·成都號”亮相!5月2025-05-14 00:34
中國作協:文藝要為什麽人服務?2025-05-13 23:56
“內外兼修”和美鄉村更宜居2025-05-13 23:33
捐資助學 傳遞大愛2025-05-13 23:21
華為Freebuds6耳機體驗評測:半開放+半入耳也叫旗艦耳機?2025-05-13 22:30
光影一瞥:白洋澱上的“破冰”美景2025-05-13 22:21
宇樹機器人在街頭宣傳外賣紅包?餓了麽回應:是官方活動,為杭州城市特色營銷2025-05-14 00:46
“下學而上達”:孔子生命境界的展開2025-05-14 00:42
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第12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發2025-05-14 00:21
非遺釀酒 香飄深秋2025-05-14 00:09
炒金,正成為年輕人的翻身信仰2025-05-14 00:00
探訪“中華燈謎第一館”2025-05-13 23:03
2022'光彩之星項目2025-05-13 22:47
四川巴山大峽穀彩林迎來最佳觀賞期2025-05-13 22:28
特朗普白忙一場!中俄外長再度會麵,當著拉夫羅夫的麵,中方對俄交底2025-05-13 22:24
新加坡:燈光藝術展2025-05-13 22:22